一剪梅
宋·李清照
红藕香残玉簟秋,轻解罗裳,独上兰舟。
云中谁寄锦书来,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。
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。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

背诗计划第一天,选我最喜欢的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,词牌名《一剪梅》。
这首词蛮出名的,我之前也背过,不过近些年来,似乎离现实越近,理想越远,曾经喜爱的诗词,便都渐渐淡忘,背这首词并不需要多少时间,毕竟脑海里还在。
易安居士以词闻名,在知乎上有个问题,中国最伟大的女词人是谁?底下的答案,清一色的说,只能是李清照。有人说她的成就是因为女人的性别加的分,但事实上,在男性为重的古代,一个女人若想在诗词的领域和男性比肩,那无疑她需要更大的才情才可以。
我上学的时候,学到的第一篇李清照的诗词,是《声声慢》,四年级的扩展阅读,那时候的语文老师,是一个极其年轻刚步入教师岗位的女性,她极喜欢李清照,但那时因我只知道这一首《声声慢》,不懂就这么一首全是抱怨哀怨的诗词,写这样词的人,会是多么有才华的人?
后来才知道我是真的太年轻了,当我后来读到她的《渔家傲》“我报路长嗟日暮,学诗谩有惊人句。九万里风鹏正举。风休住,蓬舟吹取三山去。”好好好,我真是太肤浅了,李清照在古代那个封建礼教对女性极其约束的时代,活出了自己的傲气,这时才明白,当年初出茅庐的老师,喜欢李清照,喜欢的是什么。
说回这首词,《一剪梅》的每一句都美到极致,以女性特有的情感,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,格调清新,意境幽美,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。
喜爱这种清新、委婉含蓄又有诗意的表述方式,整首词你倘若完全理解意思,就会发现仅仅六十个字,便写下了一连串的场景:一个优美庭院,此刻荷花惨败,庭中竹席已经因为秋天到来显得冰凉。主人公一人脱下衣服,躺在床上,想着何时思念的人会寄信回来。此刻镜头转到外面,一行行鸿雁回归,月亮静静地照着。上阙便是写她独自一人,思念至深夜,连鸿雁都回家了,自己思念的人在哪里?
和她自己的思念作为对比,是下边又写,花自飘零水自流,一方面是说花和水都在自顾自飘零流去,没有人管她,一方面也是在说,她思念的人和她自己,一别两地,各自地思念着对方,又同样需要做着自己的事情。这种思念的情绪会消除吗?不会的。纵然她看看流水看看落花,看看月满西楼,畅想着云中谁寄锦书来,看看大雁分离自己的思念,只不过是脸上因思念产生的愁容没有了,但这思念之情却都还在心里没有消失。
李清照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,又以独特的技巧表达出这一情感,凝为审美的晶体,于是这首词就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。